元辅密令……甚至还有一道密旨。”
说着,他先出示了元辅高务实的手令,然后又抽出一道黄绫密旨。不过,他却只把高务实的手令递给张万邦,密旨却只是展示了一下黄绫便即收回。
张万邦也不在乎密旨——都说密旨了,不是给他的他也不敢看。只是顺手接过高务实的手令,仔细查看了一番,眼中露出一丝敬意,随即点头道:“既有元辅手令,末将自当遵从。不知西泉公有何吩咐?”
原来那手令中不仅有对麻贵的任务安排,还在末尾写了一句:“诸军见令,皆暂隶麻贵麾下听调”。最后花押处则不仅有高务实的私章,还盖了内阁首辅银印——这就是内阁背书了,出了事内阁负责。
麻贵当然知道光凭内阁背书其实不足以调兵,可谁让面前这位是张万邦呢?他跟自己一样是脑门上刻着大大一个“高”字的,除非有确切证据证明高元辅现在才是犯上作乱,否则张万邦肯定会听调。
麻贵轻咳一声,道:“如今京师局势危急,郑贵妃等人妄图作乱,吾等当速回京师,共平叛乱……你也看见了,我此来急切,大军都抛在后头,为防万一,欲与三锡合军一处,共同行动,不知三锡意下如何?”
张万邦毫不犹豫地答应道:“西泉公这话可就见外了,既有元辅手令,末将岂有半句多话?自当与西泉公齐心协力,为朝廷效忠。”
于是,麻贵、张万邦两部合军一处,重新整顿了队伍。麻贵此刻全军都是骑兵,便将自己的大军分成两翼,夹着蓟镇第一军,继续连夜赶回京师,连觉都不睡了。
一路上,风雪更加猛烈,道路也变得更加难行。但禁卫军骑兵们和蓟镇第一军的将士们都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赶回京师勤王。
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天色渐亮,京城的轮廓也逐渐出现在眼前。麻贵和张万邦都知道,一场激烈的战斗或许即将来临,而自己一行已然疲惫不堪,若是要战,大概只能抖擞余勇,争取一鼓而下。但即便如此危险,他们也毫不畏惧,准备迎接挑战。
半个时辰前,夜色如墨,笼罩着京师的大街小巷。德胜门城楼上,李如梅身披大红披风,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目光冷峻地注视着城中。
他深知此刻京城的局势,巨浪已经掀起,就看地安门北的靖国公府是巍峨高山还是海边沙丘。因此,他一直密切关注着城内的局势,不敢有丝毫懈怠。
就在这时,他派出的一名换了便装的夜不收匆匆赶回。这名夜不收浑身沾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