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不了河北、河东和山东,赵宋王朝也必须得向大元帝国秀一下肌肉。
不然,大元军今秋,最多今年冬天,肯定还得南下伐宋,至少是侵扰赵宋王朝。
赵桓虽然无知,但他不可能不知道这点常识。
所以赵桓矍然说:“卿言是也,吾意亦尔。”
吴敏也对赵桓说:“弃民于敌以存宗社,恐无可存之理。”
见吴敏和徐处仁都这么说,赵桓又想起来了种师道的计划,决定还是找机会给大元帝国点颜色看看,最好能一举收复河北、河东和山东。
随后,赵桓对赵宋王朝的决策层又进行了调整:任命张邦昌为太宰,吴敏为少宰,徐处仁知枢密院,唐恪任中书侍郎,耿南仲任尚书左丞,翰林学士何栗为尚书右丞,御史中丞许翰为同知枢密院事,梅执礼、陈过庭担任御史中丞。
另外,之前去大元帝国议和的宇文虚中、李梲、李邺、郑望之等人皆被降职,后又皆落职,予外宫祠,理由都是以出使不当,没有为赵宋王朝争取到应有的利益。
随着大元帝国“偃旗息鼓”,东京汴梁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州桥夜市再次火爆,人流熙攘。从赵宋朝廷的官员到市井草民,大多数人都认为,赵宋王朝面临的危机已经过去,大元军不会南下伐宋了。灯红酒绿的繁华气息,腐化堕落的病态追求,又开始在赵宋王朝社会的各个阶层四处弥漫。
同时,随着姚古、种师中等将率领的西军主力的到来,社会上也产生了要求赵宋朝廷收复河北、河东和山东,甚至是与大元帝国进行决战的呼声。
而社会上的每一种强烈的呼声,都会在赵宋朝廷上引起回应。
不久,许翰上书支持这一呼声。他在奏疏中支持开战,并盘点了所谓的与大元帝国决战的五利:
“臣伏见大元休战以来,朝廷缙绅上恬下嬉,幸于无事,恃以为安。而臣独窃终夜不寐,方以为忧。夫以元主之性,贪婪无厌,而我既示之以弱,开之以利,不过一二岁,势必复来。若无河北阻挡,疾驰三日,则贼骑犯都,飞尘入宫阙矣。
今闻姚古、种师中等宿将引兵已至国都,窃谓陛下可一以阃外之事,制于将帅。臣尝熟计,我战而胜,则蒙福无穷;战而不胜,则内守大河,国固无患。故我胜亦利,不胜亦利,此可决战一也……”
许翰的意思是,赵宋王朝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又有种师道、姚古、种师中这样的名将,就应该跟大元帝国打。打赢了,就收复失地;打输了,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