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确实很大,不过可以直接以个人电脑配件的名义运进去,甚至大张旗鼓来都没问题,毕竟如果不拆开一个个检查的话,其实不太好分清楚这些军规芯片和桌面产品当中的区别。”
“主要比较麻烦的是那些模拟信号处理和转换的东西,因为体积比较大,如果有懂行的人,几乎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需要特别当心……”
“需要改两部雷达?”
电话那头的问题明显更加深入且详细了一些。
“至少两部,其实最好是三部。”
对于常浩南来说,这些技术路线方面的问题已经在脑海中被重复了无数遍,此时自然能对答如流:
“不过有一部只需要照常发射信号就够了,改进幅度很小,需要大改成无源雷达的至少要两部,把这三部天线参数完全一致的雷达组成一个整体再分散部署,才能实现各种环境下的信号探测。”
“当然,如果空域内部本身就有比较强而稳定的信号源,比如一架距离比较近的预警机或者有区域防空能力的海军舰艇,那少一部主动发射信号的雷达也无所谓,毕竟这部雷达本身非常危险,很可能被对方的防空压制作战打掉。”
“我之所以建议保留,是因为担心对方会采取比较严格的电磁信号纪律,毕竟我们想要帮助的一方应该不会有很强的空军或者远程打击力量,所以对手也未必需要一直保持很高的对空警戒水平……”
毕竟是专供高级别领导用的保密内线,加上之前也跟对方交过底,所以常浩南也就没整那些弯弯绕,直接就分析了一波冲突双方的实际情况。
他的建议,自然不光是推测,而是经过了“未来的历史”所验证。
在整个盟军行动过程中,由于相对复杂的地面环境和妥善的电磁对抗准备,导致联军一方的防空压制作战效率极其低下,防御一方的雷达甚至直到冲突中后期都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连续开机而不被击毁。
在这种背景下,多部署一部可控的友方信号源基本上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那我知道了……”
丁高恒用“原来如此”的语气回答道。
其实根据常浩南对他的了解,电话沟通这一步,到此也就该结束了
但今天,丁高恒似乎格外有兴致:
“还有啊,小常,我记得你前两天说过,除了要探测到隐身目标之外,还可以直接把对方给打下来?”
“呃……至少可以尝试一下。”
常浩南自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