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都是帮着曹彰做了不少事的,曹彰觉得他们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如果暴露,将来他们肯定会被刘备清算,所以也不怎么担心他们背叛。
最后,这些商人囤积军粮和其他军需的时间,跨度非常大,并不追求一蹴而就,而是把巨大的采购任务平摊到了好几年里完成。如此每年采购一两笔,分摊开来也就不显眼了,还不至于造成西域的粮价波动。
因此,这些商人前前后后在三四年的时间里,在西域沿途各处囤积了总计够数万大军吃上几年的粮食,还有其他耗材。赵云再打过去,他们就可以就地开仓,给赵云提供补给,不用完全指望从中原运过去了。
这一招,其实就跟后世拿破仑征伐露西亚人时差不多。拿破仑东征之前,也是在露西亚境内埋伏了很多间谍型的商人,暗中采买囤积了很多物资,大军一到之后就地补给。(后来小胡子就用不了这一招了,因为1940年代的时候,露西亚境内已经没什么民间商业了,计划经济下,外国人想偷偷买大宗货物,有钱也没地方买)
虽说拿破仑最后还是被敌人的坚壁清野焦土策略耗死了,但他的后勤思路还是对的。而诸葛瑾为刘备赵云支的这个招,显然是借鉴了拿破仑的思路,并且优化去芜存菁。
当然了,刘备和赵云做事都是很谨慎很稳的,哪怕做了那么多万全准备,赵云也不至于把后勤希望完全寄托在那些渗透商人身上。
所以从玉门关出关之前,赵云依然是携带了不少可以水陆两栖的大篷车,并且用大量的马匹和骆驼拉车,携带了至少够吃三个月的物资,确保哪怕前方的后勤补给出问题了,自己也能及时全身而退,或是紧急要求后方再运补给。
准备如此充分,赵云最终在章武八年的四月,出了玉门关,往西进攻原高昌地界。
赵云的推进,比曹彰当年要快得多。
加上曹彰刚死,曹家人忙着治丧,而且曹家如今的统治核心地区,已经西移到了哈萨克草原一带,所以高昌故地基本上没有什么曹家嫡系将领镇守。
高昌附近的士兵倒是还有不少,至少凑起了五千骑以上,还有大量由西域本地人口拉起来的民兵部队。但因为缺乏曹家人坐镇,这些人的忠诚度和士气非常成问题。
刚遇到赵云的时候,他们本着保卫家乡的朴素想法,还是愿意坚壁清野死守城池一下的。
然而西域的城池都比较残破,谈不上多高峻的城墙。
赵云的骑兵数千里远征而来,虽然不能携带攻城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