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逼迫他签下条约。”
皇帝再问:“那你觉得留着还是不留着他?”
杨广思索片刻:“他听话的可以留着他,留着他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彰显仁德之治,史书上会写,父皇仁德。”
杨坚一笑,似乎已经下了决定了。
“然后呢,陈叔宝个人除外呢?”
“根据儿臣的了解,南陈的文武两派现在的斗的也非常的厉害,陈叔坚以及其他的藩王掌握着各地的军权,军权分割严重,文臣以袁宪为首,互相之间各看不惯,陈叔宝没有能力将国家的权利握在手心中。”
“所以儿臣判断,这次的投降应该是陈叔宝和文臣们做了主要的的决定,一旦真的和谈成功,南陈各地的起义定是少不了的,我们需要在各地的安抚和镇压上花费不少的心力,不如和谈的同时和陈叔坚等各地已经掌握着实权的南陈藩王各地一把手也谈,保证其原来的利益基础,获得更好的统治条件。”
杨坚点点头:“趁此机会,和陈叔坚等人谈,就算是陈叔宝那边有些强硬的态度不同意某些我们的条件,如果将陈叔坚等人谈下来,那么陈叔宝反而会陷入更加被动的态势,对于我们很不错。”
“父皇圣明。”
杨坚一挥袖子说:“朕会让和谈的人兵分几路,既然让我们和谈的,拜访一下南陈各处要地也是合理的。”
随后非常畅快的一笑,笑声在花丛间传响,御花园听到的太监,宫女纷纷跪下,免得扰了皇帝的兴致。
“朕谋划如此多年,视南陈为大敌,经略江河,囤积兵士,每每即将动手之际就遇到了突厥和高句丽这样的事情,朕还以为天命不在朕,让朕难以统一中原,没想到,万万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南陈啊,南陈,朕的南陈。”
此时杨坚又想起了,袁玑的谶语,任命杨广为太子之后,眼前似乎就是一马平川了,当初杨广不是太子,不管怎么每次都会出现一些意外。
也许这就是天命。
管不得中原其后三百年了,他的中原眼看就统一在即了。
“太子,和谈的地方,你觉得定在西梁好,还是定在建康城好。”
看似简单的选择,但是差距却非常大,选择西梁,作为一个中立的地带,袁宪等人也会非常的放心,看起来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选择建康城意义重大,大隋皇室将会第一次带着皇帝的名义踏入建康城,南陈的皇城。
杨广想了想说:“放在南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