址处高调晋升儒圣,然后以西楚公主姜姒之名,宣称复国!同在广陵道的另一位儒圣轩辕敬城代表逐鹿山对此表示支持。
数百年来,儒家虽然兴盛,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极难出现圣人境界的绝顶高手。
这两年一下子出了两个,本该是让全天下儒生都弹冠相庆的大喜事,但他们如今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比起佛道来说,儒家更讲究学而优则仕,因此儒家与朝堂的关系向来最为密切。
换句话说就是,儒家学子基本上都在朝为官。
但偏偏他们的两位儒圣却都在造反……
这给不少儒家学子的思想造成了相当了强烈的冲击。
难道说,这数百年来,儒家出不了圣人,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给朝廷卖命没有前途,只有自立门户才能突破桎梏?
圣人的号召力是相当可怕的,尤其是儒教仅存的两位圣人都选择站在一边的时候,这甚至直接导致了儒家的分裂!
有相当一部分儒家学子竟然选择弃官不做,直接跑去投奔曹长卿和轩辕敬城了。
这一连串的变故让太安城的皇帝赵惇气得吐血,整个人一下子苍老了十岁不止。
“元师,我离阳的大好江山,怎么突然就变成了这样?”
他躺在病榻上,虚弱地看向帝师元本溪。
而元本溪此时也不复往日里智珠在握、劳神在在的模样,他沉默半晌,终于咬着牙吐出了一个人名:“黄龙士!”
“那位号称三寸舌杀三百万的魔头?”
赵惇有些惊讶,“春秋一统之战的背后少不了他的推波助澜,这难道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吗?为什么还要挑动分裂?”
“哼,没有人能看得清那家伙的心思。”
元本溪冷哼道,“不过这种布局时草蛇灰线无人察觉,一旦发动便天翻地覆的作风,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做到。”
“那我们该怎么办?北凉反了,西楚也反了,北莽又不肯退兵……朕的天下……咳咳咳——”
赵惇说着说着就气急攻心,剧烈地咳嗽起来,“莫非要与昔年的大秦一般,二世而亡?寡人也要做那秦二世了吗?”
“如今局势虽然麻烦,但还没有到完全不可收拾的地步。”
元本溪倒是没有赵惇那么慌,“西楚的复国虽然扇动了不少士子,但有广陵王赵毅在,一时半会他们也打不上来,可以让燕剌王赵炳出兵从背后夹击,癣疥之疾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