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鉴于部落的人,对于加减这些接受的还比较快些,遇上乘除这些就头大的情况,韩成就在第一页直接将1x1=1 1x2=2……这九九乘法表,按照顺序从高到低的给写了下来。
这一灵感来自于小时候使用的铅笔盒。
那时候的铅笔盒只要将之翻开,就能在里面看到印在上面的九九乘法表。
韩成那时候,能够将之记下来,铅笔盒的功劳很大。
只要狂轰滥炸的次数足够多,总有将之给记下来的时候。
而只要将九九乘法表给记下来,那再进行简单的乘法与除法就比较容易了,算是有了基础。
开篇的九九乘法表写出来之后,韩成就开始写从1到10这些数字。
为了方便部落里的孩子们进行记忆,韩成还将他小时候学到的儿歌一般的顺口溜给搬了过来——1像铅笔写又画,2像小鸭嘎嘎嘎,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呼啦啦,5像秤钩称东西,6像勺子墙上挂……
同时还发挥灵魂画师的技能,努力的在几个数字下面尽可能像的画上与之对应的东西。
至于0,韩成则在下面画上了一个鸡蛋。
将数字这些写出来之后,韩成就开始努力的编书了。
三年级二班的小明同学,以及小红小方这些就都随之出现了。
出的题目非常的简单,并且也是采取了先讲述例题,再在后面给出一些与例题相似的题目,好让部落里的学生们,模仿例题来计算这些题目。
多模仿一些也就会了。
比如,第一道例题他就写道——小明有三个棒棒糖,神子又奖励了他一支棒棒糖,现在小明一共有几个棒棒糖?
然后再在下面进行解释,最后列出3+1=4的算式。
后面的减法,基本上都是仿照着前面的加法来的。
比如,小明有三个棒棒糖,他吃了一个,现在还有几个?
当然,除了棒棒糖之外,还有分果子、分鱼之类的算术题。
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十以内的加减,后面会渐渐的将之发展到一百以内。
而且也不再是简单几加几,几减几,而是发展成为了几加几加几等于几,几减几加再几等于几。
随着需要计算的数字的变大,以及加减运算的次数变多,变得复杂,韩成就很适时的将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给写了出来。
如同之前学习简单的加减的时候一样,也是先学习加法算式,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