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七年八月十五,定王朱慈炯率兵抵达吴桥。
吴桥位于直隶河间府南部。
向南四十里是山东德州,向西二十里是运河。
由于当时的物资主要通过运河运往京师,所以吴桥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朱慈炯问吴桥当地的官员:“德州那边什么情况?”
“回殿下,德州尚在咱们手中。不过德州西南方向的故城,武城;德州南面的陵县,平原县等地都已落入叛军之手。”
朱慈炯皱了下眉继续问:“吴桥府库的存粮还能用多久?”
“殿下有多少兵马?”
“八千骑兵。”
一个吴桥官员算了算:“最多十天。”
朱慈炯继续问:“德州府库有多少存粮?”
另一个吴桥官员躬身施礼道:“回殿下,叛军出兵的时候就截断了漕运。南边的粮食无法运到北方,为了给平辽大军凑够粮草,朝廷将山东各地府库的粮草都征走了。”
“如果臣没记错的话,德州府库存粮最多不过千石。”
朱慈炯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
他麾下八千骑兵都是精锐。
少则一人双马,多则一人三马。
为了让战马不掉膘,会在喂食草料的时候喂粮食。
一千石粮食只够他们吃一两天的。
现在他手头有兵无将。
在李定国,李宪忠到来之前不宜出兵迎战。
可是据初步估算。
李定国等人从朝鲜返回山东登州至少还要十天时间。
从登州抵达吴桥又要三四天。
而吴桥和德州的粮草只够十一二天之用。
为了不让大军断粮。
他必须想办法搞到粮食。
琢磨了一会后,朱慈炯继续问:“朱国弼的主力在哪儿?”
吴桥官员们互相看了看,当地知县低声回答:“据过往客商说,朱国弼正率领叛军主力围攻济南府。”
“战况如何?”
“叛军短时间内应该无法攻陷济南府。”
“为何?”
“因为守军将神宗皇帝(万历)的画像和神灵牌位摆到了城墙上,叛军不敢用火炮轰城,只能用云梯强攻。守军居高临下,优势十分明显。”
“啊?”朱慈炯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一下。
不过他很快恢复如常,并称赞道:“因地制宜,活学活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