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才上幼儿园。邓正清虽然想这么说,但还是顺着是灵感的话道:“至少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可能性是存在的。在过往的历史战役中,许多掌握了类护盾能力的巨型太空利维坦,也存在类似于力场能量发生器的器官,当然也存在能量节点。”
或者说,人类战舰的护盾构成技术,最早就是模仿的这些太空利维坦而开发出来。
五十多年之前,还在第七次银河战争的时期,便有地球的军事工程专家指出:战舰的主动力场护盾其实是有极限的。在护盾彻底伸展开的时候,通过能量发生器引发出来的力场屏障上,其实是存在能量构成节点的。
那些护盾,看上去是浑然而生的整体,但其实是无数能量屏障拼接的结果。
如果是一个完整的护盾是整体的幕墙,那些能量节点便是所谓的接缝了。
以前的舰队决战中,双方都喜欢用小型战机贴近,击毁护盾发生器来破坏大型战舰的护盾,以此来创造以小换大的结果。可是,这是一种非常极端的战术,战机和飞行员的伤亡率也居高不下。
不过,如果能计算出敌舰护盾的能量节点,只要对这个区域进行轰击,便能以更快的速度削减其护盾功率。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创造性和突破性的研究。于是,在猎户座之战中,共同体的独立部队率先利用了这一点。
事实证明,整场战役下来,他们的炮击毁伤率,比帝国的平叛部队至少高了百分之十二。
在大舰队作战中,这样的差距是可以决定胜负的,甚至可以克服兵力上的劣势。
可是,这样的划时代发现,却并没有给享受太多的时代红利。就在第七次银河战争刚刚结束,新的活性偏转护盾技术也随即出现了。
到了现在,有钱又有技术的帝国和联盟,谁不是在自己的主力舰的三层装甲之外,以及更坚固力场护盾之外,再加上一层活性偏转护盾呢?
说起来,正在联盟建造的那些新型无畏舰,也采用了主动活性护盾技术,还真是让人浮想联翩啊!
巴赞将军依旧很难想象,植星者这种仿佛从远古创始神话中蹦出来的角色,采用的也是这种颇为“原始”的护盾原理。
不过,既然事实证明炮击有效果,那试试也是无妨的。
“拦截舰队调整射击目标,集中火力进行投射!不用管这么多,有多少东西都给我打下去。”
他当然没有意识到,护盾上就算是存在可以利用的能量节点,但也是需要大量的观察和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