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桢对赵富金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其实并不在意。
毕竟他还年轻,赵富金也才二十,以后还会有孩子。
他担心的是赵富金的身子。
小丫头偏瘦,不如姐姐福金那般丰腴,体态与闰娘类似,头一胎肯定得遭罪。
这不,已经半个多时辰了,还没有消息传来。
韩桢此刻都能想象的到,小丫头躺在床榻上,面色苍白,满头冷汗的痛苦呻吟。
“棉花喜温、好光、怕涝、耐旱,最适宜栽种在干旱,少雨,且光照充足之所。臣这几年踏遍全国各地,多地试栽后发现,河北之地最为合适,山东次之,关中再次,而南方湿热多雨,不适宜栽种棉花。”
殿下,邓松心不在焉地禀报着成果。
这些年,他一门心思扑在棉花上,几乎跑遍了全国,在全国多地开垦试验田栽种,多方对比,分析土壤、水分、肥料等一众因素,光是纂写的实验记录,都足足有三四尺厚。
韩桢心不在焉地听着,他隐约记得,棉花最适合栽种的地方是新疆,也就是如今的东西喀喇汗国和回鹘所在之地。
其次是西夏所在的在河西走廊、陇中平原和临夏盆地等地。
但这两地一个太远,一个还没打下来,暂时不在考虑范围内。
不等韩桢发话,常玉坤就出声道:“臣以为棉花之事,可推迟几年。河北之地屡造兵灾与水患,陛下定鼎天下,河北两路百姓才终于过上安稳日子,更弦易辙只怕会激起百姓不忿之心。”
“此外,山东乃是除两浙、江南之外最大的粮仓,臣觉得不宜妄动。”
谢鼎赞同道:“臣附议。”
河北之地的百姓太苦了,好不容易过上两年安稳日子,总算体验到了手里有余粮的感觉,这会儿让他们改种棉花,保不齐又会出一个高托山。
至于山东,那边是韩桢的龙兴之地,凭着他的威望,若推行改种棉花,绝对不成问题。
可问题是,山东被他经营了这些年,早就成了北方最大的粮仓。
要知道,如今西北五路的西军,全靠山东在输血。
这个时代,粮食永远不够吃,他还真不敢动。
韩桢沉吟道:“邓卿先在关中挑选一地试点种植,若可行,再推广开。”
棉花还是要种的,小冰河降临后,天气愈发冷冽了。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去岁杭州飘雪,西湖也结了一层薄冰。
两浙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